雷電計數器校驗儀重慶“十二五”打造智能電網 迎特高壓多落點(咨詢電話021-56479693)
(咨詢電話021-56479693)021-56480482 021-56412027
記者20日從重慶市電力公司獲悉,重慶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投運智能變電站116座,其中500千伏變電站4座、220千伏變電站24座、120千伏變電站88座,為實現特高壓潼南、長壽、萬州三交流落點、渝西北一直流落點奠定基礎。
2010年12月22日, 110千伏杉樹智能變電站在重慶江津雙福新區竣工投運,這是國內首批投運的智能變電站之一。該變電站實現了一次設備(專業術語,即室外的開關、遠程控制等設備)智能化、二次設備(室內的智能控制柜等設備)網絡化以及輔助系統智能化;采用先進、可靠、集成、環保的智能設備,以全站信息數字化、通訊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為基本要求,自動完成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監測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據需要實行順序控制,智能調節等**功能,使設備狀態檢修更科學可靠,*大限度減少操作失誤,提高變電站**運行水平。
2010年7月12日,重慶市電力公司建成國內頭個規模超千戶智能用電小區,共1334戶住戶不僅可享受“三網融合”這一科技,還可以享受包括用電信息采集、小區配電自動化、電力光纖到戶、智能用電服務互動平臺、光伏發電系統并網運行、電動汽車充電樁管理、智能家居服務、統一展示平臺、自助繳費終端和水氣表集抄等豐富多樣的功能。這些試點項目,為重慶市電力公司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奠定了基礎。
據重慶市電力公司外聯部負責人透露,“十二五”期間,發展特高壓是國家電網公司電網發展的重中之重,僅這一項將投資超過5000億元,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1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線路總長將達4萬公里,形成交直流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網架。
2009年1月和2010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相繼成功投運的特高壓1000千伏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標志著我國特高壓輸電從無到有,實現了**突破。投運行以來,它在緩解華中地區煤電運緊張矛盾,取得水火互濟、電網互聯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800千伏特高壓復奉線成功投運,為特高壓入渝提供了有利條件。2009年1月6日特高壓開始向重慶送電,兩年間共計32.79億千瓦時,有力緩解了重慶電網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到2015年,重慶電力將力爭實現特高壓潼南、長壽、萬州三交流落點、渝西北一直流落點,500千伏形成“目”字型雙回路環網,220千伏覆蓋所有區縣,**消除主網單線單變,供區內農網改造面100%;同時,重慶公司還將繼續加大匯報溝通力度,依靠政府的主導作用,配合推進新疆至重慶、四川至重慶等特高壓項目的前期和建設工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期間構建特高壓交直流協調發展的國家電網骨干網架和建設堅強智能電網作出重慶公司應有的貢獻。
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到201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以華北、華中、華東為受端,以西北、東北電網為送端的三大同步電網,初步建成世界**電網。